星期五晚上,PSU合唱團本學年首度公演。

因為高中交換學年的經驗(見《肯塔基手札》),讓我在選課時毫不猶豫的挑了合唱團。

美國的高中若和台灣的高中相比,我覺得學生較具自主性(或說老師比較不像台灣老師這麼照顧學生);而美國大學合唱團再與美國高中合唱團相比又更具自主性了。

到目前為止,我覺得台灣的大學生活和美國的大學生活差不太多,希望作業少、臨時抱佛腳、最好輕鬆過、學分到就好(此不代表所有大學生),而合唱團竟是讓我特別覺得有差別的科目。

美國大學不稱老師教授(teacher/professor)的,而稱指引者(instrocutor,雖然字典裡的確解釋為「大學教授」,但因為instruction有「教學」也有「指示」的意思,所以感覺上就是要表達老師不全負責「教導」你,其實有一半只是給你「指引」罷了!)而這就在合唱團裡發揮的淋漓盡致。

每一堂合唱課在高中時都是一次「練習」,而現在每次上課就是一次「預演」,老師可不會分部練唱,直接就四部和聲,只在需要的地方給個別指導,因為「練習」是你在家裡要做的事。這些道理其實每堂課都可以套用,老生常談的「課前預習」在台灣也是一樣,但因為合唱團練習與預演的差別讓我特別有感覺,因此才以此為例。

回到公演焦點。

我邀請了所有這裡的台灣同學蒞臨,演出前看到不少同學都來了,心情實在開心,但我緊張的感覺竟在開始前才大大的發作,原因是:高中時,合唱團因為每堂課都是「練習」,所以演出前總會「預演」一次,完整流程走一遍。但沒想到當晚的表演,老師雖然要我們提早到,但沒把演出曲目再練唱一次,甚至連上下台都沒有走一遍;我問同學說你們不預演嗎?他說「平常的練習夠多了!」哇靠,這讓我緊張個半死,我總認定演出前就是要預演的,但竟然只是大家放鬆心情,互相加油?!

我在演出日下午很努力的再K了一次歌詞,就怕忘詞唱錯,原本希望在預演時能夠複習好放心,但複習歌詞後就正式上場,我根本是提著心臟吊著膽上台的。我首度上台是上半場最後兩個節目--爵士合唱團(Jazz Choir),僅有14人,也是唯一背詞演出的合唱團,不扎襯衫、袖子摺個幾摺,要表現出爵士音樂輕鬆舒暢的感覺,所以當然也不能拿譜,沒有羈絆。我因為太過緊張,上台後唯一在動的器官是心臟與嘴巴,眼睛直盯著老師,根本不敢看那滿坑滿谷的觀眾,所幸沒緊張到忘詞。頗令人開心的是,表演後,老師對我們說「你們救了上半場節目」,可見整體呈現還不錯!

下半場是我參與的另一個--大學合唱團(University Choir)的演出,這團人多,光Tenor(男高音,我唱的這一部)就超過14人,而且還能看譜,也比較不緊張了,不過我在看影片時才注意到我太專注看譜,頭太低了。這些缺點得在下次演出改進。

現場轉播音樂會中我有參與的八首曲目,特別感謝Vic協助攝影!


Jazz Choir: All the things you are



Jazz Choir: Satin Doll



University Choir: Joesph



University Choir: Deep River



University Choir: Sister Mary had-a but one child



University Choir: O magnum mysterium



University Choir(Men): We'll rant and we'll roar



University Choir: Kolenna Sawa (All of Us Together)




↑節目表依姓氏排序,老師頗尊重中文的習慣用法,只有我的名字是Last Name放前頭唷!



↑演出後想找大家拍照,不過其他同學都閃得快,只剩(左起)Vic, Leon, Milley。再次感謝大家的光臨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ncere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