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272_397048191385_665366385_4636707_2260220_n.jpg 黃春明,對我而言是個又熟悉又陌生的作家。

到底認真看過他的幾篇作品也不記得了,但記憶最深的總是《兒子的大玩偶》、《蘋果的滋味》,以及那篇飽富情感的《國峻不回來吃飯》。

這次講座裡,黃老師帶著他的「九彎十八拐劇團」以「讀戲」的方式演出小說《售票口》,雖然我對閩南語的了解有限,但大致上窺出了故事的端倪。

就像他的所有暢銷作品一樣,小人物的小故事,那個買票拿板凳佔位的、那個里長、那對姊妹......,小鄉下裡的三姑六婆就在車站售票口前上演,沒有寓意,更不需要意義,那個天天在你身旁上演的故事,我們總習慣擦肩而過的故事,黃春明用文字保留下來了。

「現實主義的社會寫實」黃春明說,這是他的小說特質,而生活經驗也總會融入了他的小說。他想起那一年離家出走,在台北的妓女圈當水電工學徒,還有老婆的難產經驗,《看海的日子》裡的白梅難產就是這樣刻劃出來的;而從小頑皮的黃春明,從宜蘭讀書一路被退學到屏東,在台北師院的那一段尤其有趣--一次教育部長到台北師院演講,學生怎麼愛聽演講呢,渾渾噩噩的邊玩邊聽,依稀記得部長說:「教育最需要的就是耐心......」;當黃春明被台北師院退學時,他想到不能再對不起家人了,便也不知哪來的勇氣跑到了教育部找部長:「部長你說,教育最需要的就是耐心,台北師院對我沒有耐心呀......」

帶著頑童趣味的黃春明,國語帶著可愛的台語腔,劇院和妓院聽起來像是同一個地方,但文學的感召力,用小人物的刻畫感動著大家的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ncere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