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um_155918164
photo credit: Thomas Hawk via photopin cc

[前言]最近在Coursera看到密西根大學Scott E. Page教授上的Model Thinking課程,裡頭的「起立鼓掌模型(The Standing Ovation Model)」很有趣,我用自己的解讀方式,把這18分鐘的課程做下面記錄,有興趣的人可以觀賞文末的原始教學影片。

「影響力,是很可怕的東西!」--《危險心靈》

到戲劇院看戲,在演員謝幕時,觀眾為了表示他們喜愛演員的演出、導演的手法、或各種覺得值得讚賞的理由,不僅只大力鼓掌,更會起身鼓掌,甚至大喊「Bravo!」。當戲劇加演時,也常會打出廣告表示首演時「觀眾起立鼓掌長達五分鐘」表示戲劇的精采程度。索性我們就推論,能獲得觀眾起立鼓掌的戲劇想必是齣好戲。

[規則一]假設,讓你決定起身鼓掌的閥值是T。這齣戲的品質是Q,不過看戲看到的總會有一些外在影響到品質,也就影響到你所看到的,例如演出場地啦、你周圍的人有沒有看戲看到一半突然開手機影響到你等等,把這樣的偏差稱為E,所以整齣戲影響你要不要起身鼓掌的訊號我們稱為S,也就是Q和E的總和。所以當S>T,就是整齣戲的品質總分高於你的心理閥值時,你就會起身鼓掌。

我們直覺的想想自己平時決策時,常會不自主的「從眾」,例如說同學如果辦了聚餐,你總會先問:「還有誰要去?」多少人跟你做一樣的決定,你才願意決策,稱為Peer Effect(同群效應),每個人的的同群效應閥值並不同,可能我看到三個好友要去聚餐,我就決定也要參與,你可能要五個朋友都決定參加才想到場。在戲院裡也一樣,有些人原本看完覺得還好,是好看的戲,但沒有好到讓你想起身鼓掌,但全場有三分之一的人起身了,你的心意被動搖,於是乎,也起身喝采。

[規則二]我們的從眾心理也深深的影響我們,所以還有一個變數X%(立如剛說的全場三分之一,此時X就是33.333...)會影響我們,也就是你需要看到多少人起身,你才願意起身鼓掌。

怎麼樣才會讓很多人起身鼓掌呢?從前述兩點,在這樣的模型中已經可以確立有三種情況會有很多人起身鼓掌:第一,是規則一中的S>T,所以戲的品質越好,越多人起立鼓掌。第二,是規則一中的T,如果觀眾群的閥值都偏低,也就是當品質總分較低時也可以得到很多人起立鼓掌。第三,是規則二中的同群效應X%變數,如果越多人的X越低,表示看到少少人起立也會跟著起立鼓掌,也因此會有更多人起立鼓掌。

然而,看戲也跟背景知識有關,立如看喜劇時,很多「梗」或有「包袱」被抖出來時,如果看喜劇經驗較少的人就可以笑得閤不攏嘴,不過越看越多之後,就很容易對老梗無感,想說其他觀眾到底在笑啥,這種冷笑話也可以笑?也就是說,如果觀眾群都是一堆一天到晚看戲的戲評,可能就對「梗」的要求很多。換言之,如果觀眾群裡頭的變異很大,就是有標準很高的觀眾,也有標準比較低的觀眾,當每個人的標準不一,再加上同群效應的影響,就可以使得有更多人在看完戲後起身鼓掌。這讓我想到電影《大尾鱸鰻》,裡頭草根性的笑話明明不是批踢踢梗就是低俗到讓人翻白眼,不過票房很高,這也讓觀眾群很大,變異想必也高,我想,這部電影所獲得的讚賞有大多都是這個效應來的......。

[規則一的另解]剛說的S=Q+E,E也可以另解為觀眾的差異,明明一齣戲表現品質是Q,可是對看很多戲的人而言老梗容易被查覺,E可能是負的,但對戲看比較少的人來說,充滿新鮮感,E便可能是正的。當這樣的變異越大S也就變化越多。

舉例來說,假設大家看完某齣劇會起身鼓掌的閥值T是60分,而這齣戲的品質Q是50分,在沒有E的情況下,S<T,不會有人起身鼓掌(下圖上)。不過,如果觀眾群的變異是±15,假若觀眾有常態分布的100人,那此時的S就會落在35~65區間,也就表示有五人看完會起身鼓掌(下圖中)。如果觀眾群的變異更大,是±50,可以想做這群常態分布的100人,S就剛好是1~100,所以此時就有40人的S>T,會起身鼓掌(下圖下)。

1  

所以,第四種會有很多人起身鼓掌的情況就是:當節目分數低於觀眾起身鼓掌的閥值(Q<T)時,如果觀眾的變異E很大,當Q+E>T(即S>T)反而會有很多人起身鼓掌。

不過,在真實世界裡當然沒有如模型想像的這麼美好,畢竟在演出場地,每個人的視角不同,坐在最前面的人看不到後面觀眾的反應,所以他只能扮演影響別人的人而無法被他人影響;相反的,如果你坐在最後面,你則有最廣的視角看清楚大小事,當然也最可能被大家影響。坐最前面的人就像是「名人」有最強大的影響力,反之,最後面的人則像是「學者」可能看得最清楚,卻沒有大影響力(如下圖)。另外還有很多影響,例如如果某個團體買了團體票,或是情侶一起去看戲,彼此的影響遠遠的勝過他人的影響。這時,再為有很多人起身鼓掌的情況添兩例:第五,要運用名人,讓影響力大的人曝光;與第六,找團體一起來,用群體力量造成影響力。

這樣的結果,不只是在戲院的起身鼓掌效應,許多群體效應皆然,像是政治改革、動亂、抗爭......;學術成就也是,假設某校的研究一直無法發光發熱,那他可能可以提升研究品質啦、或者像用名人掛名研究成果啦,甚至訴諸媒體.....;城市更新亦然,假設要是政府發給全市每個人一筆金額做都市更新,要大家自己好好妝點家門,那可能根本無人理會,不過如果只讓一小區有共識的人執行更新,這樣可能就可以影響到其他區域也想要更新;民眾的運動習慣與健康也是,全台灣這幾年從瘋腳踏車到瘋路跑一樣。不勝枚舉的例子,都可以用這樣的模型說明。

總之,這樣的模型,解釋了群體行為是怎麼產生的--為什麼我們都做一樣的事。

2


[原始課程影片]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ncere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