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星期是期中考,周三沒排考之故,我大方的花了不少時間調劑身心。看喜劇最佳紓解壓力管道之一:一部描寫文化差異外加有點白爛惡搞的電影《芭樂特》。

電影是用「假紀錄片」手法拍攝,芭樂特是哈薩克的一位記者,被派到美國文化交流,在美國因文化迥異,鬧出不少笑話。
不過,電影主要目的則是諷刺美國的一些文化,我比較能體會的兩個部份是:當芭樂特到一鬥牛場裡拿著麥克風,對著觀眾席,支持美在伊拉克駐軍,最好把伊拉克從小孩到大人殺得乾乾淨淨,這些話語獲得在場大多數人的歡呼(當然也有反對者露出鄙視眼神),你看這些自以為反恐的美國人豈不是恐怖主義的領導人?

另一部分是芭樂特在一次誤闖基督教佈道大會會場,跟著信徒追尋耶穌基督前行的瘋狂畫面。這畫面一點不誇張,我去年在美國的教會裡,看到台上牧師講到激動的面容,加上鄰座不少信徒又哭又感動,對我這非信徒而言,實在受寵若驚;芭樂特最後被拉上台為神做見證,感覺就是要批評被宗教過度洗腦的人。

我在一些影評中看到的,節錄於下:

破週報/但唐謨/空前絕後,政治不正確大奇觀 》:
哈薩克是什麼地方?至少電影中的哈薩克很合乎『想像』,有很多人講著奇怪的東歐語言,到底是不是哈薩克語沒人知道,整個村子很破爛。簡單說,就是很『不資本主義』,坦白點,就是『很落後』。這樣的哈薩克,到底是不是真的哈薩克,一點也不重要。電影一開始描述的哈薩克,甚至『哈薩克』這樣的符號,根本是個大嘲諷,因為它實在太像美國電影(甚至所有主流媒體)中『落後國家』的壯麗景觀。那不是真的哈薩克,而是開發國家透過自己的想像和享樂,建構出來的一個『落後國家』。

這部片的前後有兩個非常精彩的隱喻:BORAT到了紐約不久,馬上就很象徵性地在某川普企業的門口大便,而最後回去的時候,卻帶了一個iPOD(美國最好的發明),彷彿這個iPOD是用第三世界的大便換來的。他見識了紐約冷漠,然後在電視上看到了『海灘遊俠』的潘蜜拉安德森,決定去加州找她完婚。他從開放的美國東岸,前往開放的加州,旅途中經過了保守的中部,一路和美國人比賽野蠻。

開眼e週報/firewalker/芭樂特追求真愛的文化訪問白爛之旅》:
說好聽是文化差異,說難聽,芭樂特在美國就像一個無知的人,而他的無知,造成了很多白爛又白目的事件,所以,《芭樂特》中有不少笑點是很另類的。他的文化讓他認知中存在著一些性別歧視,如果你並不喜歡這樣的材料,其實也還不至於會不喜歡《芭樂特》,因為它還有很多別的。

它也有深入的內涵,芭樂特在美國沒多久就迷上了一個美艷明星潘美菈安德森(Pamela Anderson),搞不懂狀況的他,就這麼決定要娶她回家而無悔地從紐約直奔加州,一路上他認識了各式各樣的美國人,最後也如願得到了求婚的機會,不負眾望,他失敗了。可是他也學到了寶貴的一課,一味追求大家所崇尚的美好,太盲目,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美好。

這個過程雖然看來像是一段搞笑白痴之旅,其實感覺已經植入在其中。在芭樂特和胖妓女出去玩的那一段就讓我被很詭譎的方式打動,怎麼個詭譎法?當芭樂特最後送妓女回家,他沒有經典的句子如「You complete me.」,而是告訴她「I would very much like to pay you for sex」,那時,我卻鼻酸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ncerex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