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六晚間到台北故宮參訪,是這學期的一門「宋代文化藝術史」課程的一部分。授課的張臨生老師,曾經在故宮服務,後來擔任過震旦博物館館長,有很豐厚的歷史文物與博物館經驗。
看歷史文物展覽總要有點背景知識才不會走馬看花,以至於故宮除非有特展,不然以往很難吸引我。吾輩學子,除非對歷史有興趣,不然故宮(相較於其他博物館)是疏遠的,而課程參訪竟安排在周六晚上?!莫非張臨生老師與故宮的關係非比尋常?!
當然不是的。在之前聽過北美館夜間開放後,這兒才知道「故宮周末夜--當young people遇上故宮」周六下午五點至晚上八點免費參觀。而主打對象正是我們「年輕人」。
搭車到了士林捷運站再轉公車,陰雨天氣卻不敵故宮人氣,幾團大學生由老師帶隊,好多外國人,聽起來像法語、德語、英語的對話,還有對岸大陸各地的口音混雜在人群裡。身在台灣,卻置身地球村,這種很有國際觀的感覺很令人感動。
我們此行的目的是要看一些宋朝文物,課堂裡說的「韓熙載夜宴圖」圖內的物品在宋朝出土的文物中各個可映證,而目前最夯的「雍正」特展則有些可惜沒看到。
開始參訪前,老師先宴請同學到故宮四樓的「三希堂」用簡餐。難得在這般高級地方用餐,真的什麼都覺得高級。感謝老師破費。
↑士林捷運站便看到雍正特展的巨幅廣告。而這裡一直到故宮都很多外國人。台灣故宮應可比擬法國羅浮宮一般的國際高度。
↑周末夜不僅免費,而且周周晚間六點有表演。
↑真不是蓋的,很多外國人!
↑根據故宮網頁解釋道:『「三希堂」,位於紫禁城養心殿的西暖閣,為乾隆皇帝的書房,他將王羲之「快雪時晴帖」、王獻之的「中秋帖」及王珣的「伯遠帖」合稱「三希」,寶藏在三希堂中,含有「以志希世神物,非尋常可什襲可竝」之意。』
↑這古色古香的,超有fu。在這種環境,再廉價的茶葉喝起來都可口。
↑老師說第一道菜是「湯包」時,我的腦中浮出的畫面是豆漿店裡的小籠湯包。然而,湯包長這樣,皮薄餡多,有鮑魚有香菇,加醋更好吃!
↑這我就姑且叫它「燒賣」吧!透明那個吃得到一隻蝦呢!
↑荷葉飯,像我剝荷葉得技術差,就乾脆拆開吃;斜對面的學弟剝得技術好,飯墊在荷葉上,看了就下飯!
↑我天天喝茶,不過只有回家才會用茶壺沏茶。喝得是烏龍,但這氣氛讓它昇華成金萱。(按:老師原本說喝得是金萱茶,但後來因成本因素改成烏龍。)
↑還有甜點呢!綠豆糕與芝麻糕。
↑到故宮才意識到,原來同門通識裡有兩位資工的學弟妹。(合照是學妹提供的)
留言列表